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企业如何适应智能化时代,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开发、建立学习型组织?
2022年2月24日下午,在由深圳市智能化学会、嘉翔云谷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主题为“智能制造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第65期阿智茶八活动上,新时达集团副总裁/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生就智能工厂的人力资源管理谈了自己的几个观点。
▲徐建生先生
话题1:机器代替人带来管理麻烦,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徐总:我认为,首要一个因素,即刚性转型是被迫的、被动的。近年来我国对发展制造业越来越重视,受人口红利减少、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机器换人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机器换人不仅限于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更在于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方式下产品成本和产品多样性之间的冲突,从而推动了从线性产品开发流程向并行产品开发流程的转变,使工业产品性能显著改善、产品功能极大丰富和产品开发周期大幅缩减。机器换人替换的多数是劳动强度大、简单重复、安全风险高、作业环境差等岗位,对在岗工人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技术型的工程师等专业人才,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工厂从业人员或者机器操作人员在这方面的专业技能还不足以应对出现的问题,就会出现管理麻烦。
话题2:智能化时代,企业内部的培训重点,应该在哪些方面?
徐总:首先是企业家要学习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企业也都在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来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就更要有这种意识。其次,工业互联网既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也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业态、新产业,将重塑企业形态、供应链和产业链。所以,工业互联网建设要站在数字化的高度去掌握,要考虑企业发展需要哪些技术?再就是科技与人的变化要紧密联系。